应天书院是北宋全国四大书院之一。其起源之早,规模之大,持续之久,人才之多,居四大书院之首。所以,《宋史》云:“北宋兴学,始于商丘”。1998年邮电部在商丘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发式。应天书院位于商丘旧城州治之东,在北宋时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、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、河南嵩山的嵩阳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。
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,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,得以发展,学子们“不远万里”而至,“远近学者皆归之”。北宋政权开科取士,应天书院人才辈出,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达五六十人。
宋真宗时,因追念太祖自立为帝,应天顺时,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(今商丘)于1006年改为应天府,1014年又升为南京,处陪都地位。1009年,宋真宗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“应天府书院”。宋仁宗时,又于1043年将应天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,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。
后该书院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应天知府、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持下,才得以大的扩展。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,更是人才辈出,显盛一时,后人还撰文并刻立有《范文正公讲院碑记》以兹纪念。